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人工智能专业与四家企业联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者:钱轶发布时间:2025-09-04浏览次数:15

9月3日下午,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在黄炎培馆二楼报告厅成功举办企业“3+1”模式定向培养宣讲会。在前期与澳鹏科技(无锡)有限公司、青岛海之晨工业装备有限公司、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南京佳强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深入对接、共研共商定向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学院正式组建四个企业定向培养班,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副院长马浩、党委副书记张振峰及人工智能工程系全体老师全程参与。

澳鹏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负责人陈阿林作开场宣讲,分享了公司的发展历程、技术进步及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特别提到了与华为合作的AR人工智能项目,展示了多个行业标杆案例。他介绍了订单班的职业发展路径,包括短期培训后的实习机会、视觉领域两年经验的重要性、技术组长的六年经验要求、薪资水平及就业方向。

青岛海之晨工业装备有限公司教育工业市场总负责人秦向阳重点解读企业在工业视觉领域的技术优势、主营业务以及人才培养和项目合作情况。重点分享了学生定向培养与就业衔接的具体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工业AR和智能体开发技能训练,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业领域的需求。

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所长助理吴宇轩介绍研究所的科研方向、核心产品以及产学研结合成果,同时说明定向班学员的培养模式与发展路径,以及针对定向课程所包含的数字孪生和具身智能等前沿科技进行了简要介绍。

南京佳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彬从行业发展趋势切入,详解企业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标准及定向招聘的薪资福利、晋升体系。并对定向班的智能体开发课程与实战项目进行介绍,课程聚焦于智能体的设计、开发与部署,旨在培养具备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人才。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计算机与软件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主动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变革的贯穿路径,此次定向培养班的设立,是学院持续探索“3+1”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通过构建系统化、全周期的学习与实践平台,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同时,面向企业精准输送高素质、高适配的技术技能人才,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专业群致力于构建“需求共研、平台共建、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产教融合新生态,切实推动校企协同育人走深走实,达成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专业联合企业举办26届毕业班宣讲

陈阿林介绍公司主要技术领域和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秦向阳介绍定向培养与就业衔接的具体方案

吴宇轩介绍定向班培养模式与发展路径

胡彬介绍定向班的智能体开发课程与实战项目






供稿: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图/文/编辑/蒋林岑校对/审核/胡光永

返回原图
/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