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以“潮起两岸 职通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两岸职业教育交流研学活动结营仪式在我校成功举办。国台办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二处副处长孙骥、二处干部卢峰,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处处长肖晨、交流处三级调研员吴长征,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何学军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潮起两岸 职通未来”台湾学生研学团44人参加了结营仪式。仪式由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魏萍主持。
孙骥代表经科中心,向为本次两岸职教交流研学活动成功举办提供有力保障的江苏省台办、1382cm太阳贵宾会官网及台湾学生研学团致以诚挚感谢。他指出,经科中心旨在推动两岸经济科技交流合作与青年交流,自2024年起即推出海峡经科“青年π”品牌系列活动。他表示,此次研学活动为台湾青年搭建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认知平台,助力大家深入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体悟中国式现代化背后体现的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密码和深厚底蕴。未来,经科中心愿持续支持两岸职业教育领域交流合作,积极推动两岸院校达成互访机制,共创民族福祉。
何学军代表学校向来宾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校的专业设置、办学特色及对外合作交流情况。 近年来,我校与台湾近10所高校缔结友好合作关系,近300名师生跨越海峡开展互访交流,学校多次举办台湾大学生研习营、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训练营等活动,让两岸师生在学术研讨、科研合作、技能比拼、创业实践中互学互鉴、共同发展。 他指出,两岸职教各有优势,希望两岸青年携手共拓合作新路径。 一是拓宽合作渠道,在产学合作、师资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领域探索更多合作模式。 二是深化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两岸学校教学资源优势,促进共同发展。 三是搭建交流平台,加强了解,增进互信,为两岸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推动双方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台湾院校代表介绍了台湾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体系以及学校的发展历史、办学特色,表示本次交流研学活动让师生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希望两校能够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合作,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为两岸青年搭建更多成长成才的平台,推动两岸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增进两岸青年同胞的理解与情谊贡献力量。
魏萍在主持结营仪式时表示,深化两岸青年交流意义深远。 这不仅能为青年一代的成长拓宽视野、赋能未来,更能推动双方在技能领域的学习与互鉴。 她表示,本次研学活动成功搭建起两岸青年的“交流之桥”,同学们在实地参访中积累了知识经验,在深度互动中增进了彼此理解。
台湾学生研学团多位学生代表在总结分享中畅谈收获与感悟。 他们一致认为,在苏州、南京的研学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两座城市经济科技日新月异的蓬勃活力。 苏州工业园区的智能生产与科创探索,南京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领域的成果,让他们直观看到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劲势头。 这些景象深深激励着他们,未来将在专业领域持续精进,拓宽视野、锤炼本领,以扎实技能迎接挑战,力争为时代发展贡献力量。
何学军向台湾学生研学团代表赠送了我校学生的文创作品。
结营仪式前,台湾学生团实地考察了学校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展览馆、智能制造综合实训中心、航空发动机实训中心及先进数控技术实训中心,对学校先进的实验实训设施予以充分肯定。
我校为台湾学生研学团开设专题讲座,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胡道春详细介绍了学院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师资力量、科研成果与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届两岸职业教育交流研学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加强了两岸职业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两岸师生之间的友谊,更推动了两岸职业教育理念的碰撞与融合。 我校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机械工程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此次结营仪式。
近年来,我校积极拓展与台湾院校交流,与台湾多所院校围绕人才培养、学生研学、教师互访及学历提升等进行了深度合作。 未来,希望更多台湾青年来校交流,我校也会积极选派优秀师生赴台学习,开展学术研讨,分享教学经验,为两岸职业教育的共同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合影
供稿: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机械工程学院图/王裕颖文/张瑜编辑/朱文静校对/审核/何正英、胡道春










